作者: 仝志華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8-22 09:00
近日,在菏澤市儲備糧油管理有限公司的糧食收購現場,以往排長隊等候的景象不復存在。一輛輛滿載新麥的大型貨車有序進場,關鍵的第一道關口——扦樣,由新引進的智能化扦樣機完成。該設備運用智能識別技術,能夠精準控制取樣深度與重點區域,保障樣本的代表性與公正性。
隨后,自動化篩選機迅速運轉,精準識別出霉變粒、不完善粒等異常糧粒,嚴把糧食入庫質量關。
“現在真是太方便了!”正在售糧的定陶區農戶對今年的變化贊不絕口,“用了‘一卡通’,從登記、扦樣、過磅到最終結算,只需在每個環節刷一下卡,無需反復排隊,效率大大提高。”更令他安心的是,所有檢測結果、稱重數據和結算金額均可通過手機App實時查看,“整個流程公開透明,我們不僅賣得明白、也更放心。”據悉,這些現代化設備不僅構建了可追溯的糧食質量體系,還顯著縮短了夏糧收購周期。
今年,市儲備糧油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引入一系列現代化智能設備和管理系統,不僅大幅提高了夏糧收購效率,更使糧食儲存實現了恒溫恒濕的智能化管控。科技力量正成為保障糧食安全、減少產后損耗的重要支撐。
糧食順利入庫后,安全度夏以實現保質保鮮,成為關鍵環節。記者在智慧化糧倉內看到,技術應用隨處可見。與以往依賴人工測溫和噴水降溫的傳統方式不同,今年糧倉全面升級了智能控溫系統,能夠將倉內溫度持續穩定在18—26℃的適宜區間。“這相當于讓糧食從‘桑拿房’搬進‘空調房’。”工作人員形象地比喻道。恒溫恒濕的環境既顯著改善了糧食儲存條件,又有效抑制了蟲害繁殖,從而降低了藥物使用量和糧食污染風險。
糧倉內部實現了物聯網傳感設備全覆蓋,溫度、濕度、氣體濃度等關鍵數據實時傳輸至中控大屏。工作人員不需要頻繁入庫巡查,即可全面掌握糧情,并能根據系統預警及時、精準啟動通風、制冷或環流熏蒸等作業,使儲糧管理更加精準高效。
今年,市儲備糧油管理有限公司深度融合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為每個倉房配備了糧情監測、蟲情監測和電子測溫等系統,實現對倉內環境、糧食品質與安全狀態的全天候實時監控。這不僅是管理模式的智能化升級,更是儲糧條件的根本性改變,對降低糧食損耗、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據了解,得益于智能化收購與儲存體系的全面應用,整個收購工作將于8月底全面結束,較往年提前約20天,真正實現了農民滿意、企業增效和糧食安全的共贏。
記者 仝志華